福建突现——疫情
新冠疫情在今年,让人有点”捉摸不透“,时而远在天边,时而近在眼前。在我出发宁夏中卫前的九月份,距离宁夏千里之遥的福建,被新冠疫情打乱了原有的和谐节奏。原本我所在的福建省的防疫工作已经编织出一张“坚不可摧”的巨网,阶段性的进展让我们感到些许的舒心和安逸,福建人民都在复工复产复学中“渐入佳境”。但是突如其来的莆田仙游和厦门的疫情似乎把这张巨网撕开一个大口子,福建一时间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紧张的抗疫工作再次紧锣密鼓地提上了人们的日常。

厦门和漳州人员密集的流动,很快漳州台投区也出现了3例关联病例,病例所在社区升级为中风险地区,漳州迅速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划定区域的人民隔三差五地核酸检测、限制出入区(县),测温、扫码,城市生活井然有序,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味道。虽说这次突袭的疫情,病例数少,发现和管控及时,广大民众已经接受过疫苗接种,实际上并没有造成大面积的传播,但是近在咫尺的疫情,给福建人民还是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疫情就是——命令
有人说过,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疫情下,医务人员就是众多”凡人“中的逆行者。面对严峻的疫情,医务人员们没有退路,奔赴一线是我们的使命。为支援厦门人民全民多轮核酸检测,为支援漳州台商投资区核酸检测,医务人员一批批被抽调到抗疫前线,留守人员肩上的任务更重不仅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把原本科室正常的工作完成,同时要做好前线“战士”的后勤。作为”后备军“,留下的人员必须时刻接受来自战场的“号令”,随时准备接替抗疫前线的同事,共同筑起防疫的可靠防线。

困难只是暂时的,没有抗疫成功就不可能恢复安定的局面。在大家戮力同心下,疫情很快被控制下来,福建几个风险区开始恢复低风险的宝贵“身份”。
向着中卫——出发
抗疫只是生活工作中的“插曲”,福建支援宁夏经济建设才是我们目前工作的“主旋律”之一。闽宁合作25年,不仅带来了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还需要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的进步。科教文卫体虽然不是直接“输出”产品,创造经济效益,但对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福建和宁夏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又有着很大的互补。地理上,福建是大片的山地、丘陵,宁夏是高原和山地交错,被沙漠三面包围,历史上福建是中国的边陲;宁夏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发祥地之一。福建人口4160万,宁夏人口720.9万,在GDP增长上,2020年福建全国第七,宁夏排第29,但GDP增速,宁夏全国第四,福建排第19,人均GDP,福建排第4,宁夏排第19,虽然福建排名靠前,但宁夏也在加速追赶。来到宁夏,来到中卫,既是找寻中华民族的根,也是为帮助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起“富起来”尽自己的一份力。
有人说,宁夏深居西北内陆高原,被大山和沙漠环绕,没有边境口岸,人员流动相对较少,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较少,在疫情席卷全球,国内疫情不时紧张的当下,宁夏理应是个理想的“避难所”。特别是宁夏人口密度较低,很多患者习惯于到外面就医,同样在医院工作,宁夏的工作量会比福建小很多。我在到中卫的途中也在想,去了宁夏可能是无突袭的疫情之烦恼,无繁重的工作之劳神,可以好好专心钻研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了。特别是我到达宁夏中卫后,在周边随处可以找到福建的味道,让我始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种“宾至如归”的熟悉感。

来中卫后,我从新闻、医院、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慢慢了解中卫市对疫情的判断和主要应对策略。整体上,中卫低风险区和福建低风险区的防疫措施相差无几。
上帝开了——玩笑
中卫风景如画的美景,医院紧张有序的环境,周围热情专业的氛围,让我逐渐喜欢上了中卫市人民医院。可惜“好景不长”,“狡猾”的疫情,没有放过宁夏,没有放过温馨美丽的中卫市。我到达中卫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和疫情打了回“遭遇战”——中卫市中宁县确诊一例新冠病例,宁夏遭遇两起输入疫情,多地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中卫市的医疗部门瞬间更加忙碌,医院紧急抽调医务人员外派前往一线抗疫,迅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更新防疫知识,布置医院抗疫工作。在疫情面前,我们医生就如随时召唤征战的士兵,一旦需要,随时出发前往一线支援。特别是核酸检测工作,我在上班沿途看到好几个的社区服务点都在紧张地开展周围居民的多轮核酸检测。
抽调到医院外的医务人员从事的是核酸检测的工作。这项工作既平凡又重要,既安全又危险。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绝不是未经培训的医生可以轻易涉及,这也是医院要反复培训,反复考核的目的所在。医学工作要保证准确性、安全性,而不是走形式、摆POSE。某地还未接触过临床的医学生仅经过简单培训就参加核酸检测,因为不专业造成感染便是活生生的典型“教训”。规范做法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不断完善的,目前最快、最好、最安全的方法。我们不知道受检者会不会出现核酸阳性,所以我们必须冒着风险,严阵以待,既要保证检测准确,避免遗漏,不让疫情扩散,更要注意保护自己,小心谨慎,不存侥幸心理。在抗疫阻击战中,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都是摆在首位的。
工作逆行——坚守
疫情期间,宁夏中卫市人民医院一方面要抓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要做好日常医疗服务,发热门诊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未设立发热门诊的基层医疗机构不得接诊临床症状、流行病史、接触史、从事工作岗位有风险的患者。设立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分诊及转诊。进入医院的体温监测、病史询问、分诊转诊,在就诊体验中,患者虽然感觉“麻烦”多了,但对于整个社会安全稳定和巩固抗疫成果却是十分必要的环节。
疫情限制了患者的出行,也将原本准备外出就医的患者留在了本地。一部分人选择在本地就医,一部分人选择就此“躺倒”。随着中卫医疗事业的发展,中卫市人民医院在临床、医技等科室得以大力发展,追赶全国先进水平,购进大量先进设备,能够完成很多原本无法完成的治疗,省去了向外转诊的麻烦和风险,患者的“回流”是中卫市人民医院的机遇。而“躺倒”的患者最可怕的就是重病患,自行中断治疗往往直接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后果不堪设想。

疫情危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带来的不仅是疫情造成的巨大危害,可能还会带来社会的转机和变革。多年前的“非典”疫情让“网购”乘势而起,成就了淘宝系列“大军”。新冠疫情带来的实地就诊不便,也对互联网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医院在此次疫情中快速发展,希望“躺倒”的患者相信医学,不要因为”麻烦“而放弃治疗。如果到医院挂号就诊不方便的患者,可以试着选择互联网医院就诊,及时跟专业医生沟通病情,有效解决问题。互联网医院还能保障正常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又可以尽量减少患者在院内聚集造成的交叉感染风险,可以将疫情带来的”麻烦“最小化。
抗疫必定——胜利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坚信疫情终会过去,我们抗疫必定会成功,在疫情期间我们经历过的“风雨”、我们的所学所想终将成为临床经验中的宝贵财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面对残酷新冠疫情下的宁夏中卫,我会继续坚守在中卫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按照医院的各项防疫要求,努力和中卫市的医疗同行们一起面对,共同应对这场抗疫和临床治疗的“重大战役”。
疫情下,作为医者我们生命如铁,愈被敲打愈迸花火,直到炼成利器;作为医者我们信仰如磐,愈加雕琢愈成碉堡,直到联为长城,直到战疫完全胜利!
从闽到宁,“闽宁合作,对口支援”,今日启程10.12
由闽入宁,我到中卫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一周了10.19
秋景画满轴,中卫在心中——中卫支医第二周10.26
本文来自作者[冷柳]投稿,不代表羽隶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w-prophet.com/zlan/202508-319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羽隶号的签约作者“冷柳”!
希望本篇文章《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中卫支医记事第三周回顾》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羽隶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福建突现——疫情新冠疫情在今年,让人有点”捉摸不透“,时而远在天边,时而近在眼前。在我出发宁夏中卫前的九月份,距离宁夏千里之遥的福建,被新冠疫情打乱了原有的和...